人才数字资产
您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 > 舆情研究 > 正文

舆评丨伊利风波的教训

更新时间:2024-08-08 18:35:27点击次数:371次字号:T|T

开门见山,如果没有之前伊利提前在大屏幕投放“祝贺郑钦文网球女子单打项目摘银”“孙颖莎夺得女单金牌”错误物料,舆论也不会这么想当然地认定对陈梦竖中指的女子就是伊利的员工。

分析认为,这一方面是因为从伊利已经放出的“郑钦文摘银”和“孙颖莎夺金”错误庆祝物料,让舆论产生了“伊利钟情孙颖莎”的强烈观感,而当陈梦赢得冠军,观众席被爆出有女子对其“竖中指”恶劣行径之后,难免会在空前愤怒情绪之下相信这是“伊利的行为”,只要有人爆料这是伊利的员工。这就是舆论风波的“叠加效应”,他们会像传染病一样在接下来相当长的时间里,针对单一涉事主体进行持续而反复的负面传染。

在这种情况下,仅仅依靠字面上的“表态式辟谣”和“向公安机关报案”这样的传统方式并不会起到多么大的实际效果,毕竟伊利偏向孙颖莎的立场已经十分明显,因为孙颖莎失利而“怨恨”陈梦这样的想当然逻辑,在充满情绪的互联网舆论场里会显得十分自然。

也就是说,这时候的辟谣处置,一定要充分考虑已经身处的这种被动局面,尽可能地用一些无可争议的事实信息来开展处置应对。比如将被舆论爆出“竖中指”女子为伊利员工唐某的线下核实作为处置要点,重点围绕“伊利企业内部有没有员工叫唐某”“如果有,那么这名员工是不是在巴黎”这些核心要点开展辟谣澄清。如果没有员工叫唐某,就要以“经核查内部员工名单,未查到名叫唐某的员工”“同时经全面排查,我公司目前在巴黎观看奥运会的员工XX人(XX男,XX女),观看乒乓球决赛X人,座位号为XX排XX位,与网曝女子位置不符”“经我们线下核查,我公司有X名员工叫唐某,均未出国”这样更能说服舆论的内容进行澄清,而不是一句“非我公司员工”“已向公安机关报案”草草了之,难免会因为舆论对伊利滋生的“欲盖弥彰”负面偏见而收效甚微。

另外,“不信谣”“不传谣”这样的泛泛语句近些年来已经有点被用“滥”了,不仅对围观舆论的说服力在持续下降,还有可能因为过于“滥用”而触发人们的情绪反感,反而适得其反,值得圈内读者参考。

事实上,作为知名企业,伊利的这两次负面热搜都可以避免,也应该避免,值得其他企业深思警示。比如在开展诸如“巴黎奥运会”这么全国瞩目的营销策划时,有没有对工作细节、部署环节、准备物料等方方面面开展可能产生负面舆论的风险评估,并提前做好全流程、全环节的风险把关。再比如新聘或调整品牌“代言人”时,有没有与品牌“代言人”的经纪公司提前签订诸如“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”“不发表触及国家大政方针等言论底线”此类的承诺书。这些应当成为应对互联网复杂舆论背景下的必要动作。

上述观点,点到为止。

作者:墩爸

更多:公众号,网络舆情分析师考培基地

更多:公众号,网络舆情分析师人才评价

(编辑:网络舆情分析师人才评价)

北京考培基地

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天创科技大厦

电话01062102099

报名:13520386067


四川考培基地

地址: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优博广场

电话:028-87333240


河南考培基地

地址: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自然资源大厦

电话:0371-61530113


福建考培基地

地址:福建省厦门市湖里高新区兴联大厦

电话:18059236369


新疆考培基地

地址:新疆乌鲁木齐文化中心规划馆

电话:18199991222


内蒙古考培基地

地址:呼和浩特赛罕区金桥电商产业园

电话:15248127535